首页

冰城玫姿帆布鞋全方位踢裆

时间:2025-05-23 07:54:55 作者:第1视点|让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永放光彩 浏览量:80144

  中新网洛阳4月24日电 (记者 韩章云)微缩版龙门石窟奉先寺、“金身重塑”的卢舍那大佛、完美复原的石窟造像……近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石窟寺文物修复实训室建成投用,龙门石窟被“搬进”其中,为学生们研究石窟寺、学习修复石质文物提供样本。

图为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石窟寺文物修复实训室。张旭辉 摄

  位于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拥有丰富的窟龛、造像、佛塔、碑刻题记,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的瑰宝”。如今,保护、研究龙门石窟已是一项专门的学问。

  记者了解到,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石窟寺文物修复实训室,是全国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首个投入使用的高标准实训室。依托三维扫描、3D打印等技术,龙门石窟奉先寺群雕像被等比例缩放搬进实训室,基于虚拟仿真系统,可以完美还原龙门石窟各种形态,卢舍那大佛实现数字化“金身重塑”。

  据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院长杨刚亮介绍,该实训室是一个集教学、实训、科研、交流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实训中心。在龙门石窟奉先寺病害分析及复原展示系统平台,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动画等多种展示形式,以及交互操作的方式,帮助同学们更清晰、更直观地了解龙门石窟的病害及处置方式,更深层次地体会石窟寺文物的价值。

图为师生在实训室上课。张旭辉 摄

  除了逼真复原龙门石窟,该实训室还致力于为石窟寺病害治理修复“问诊开方”。

  在这里,根据石窟寺病害分析及复原展示的修复方法,按照清洗、加固、灌浆、粘接、封护的基本修复过程,设置全流程实操实训区域,配备了大量的检测和修复仪器,模拟石质文物发掘、修复过程,并以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为例,细致还原石窟寺病害,并针对性地进行修复保护,帮助学生在沉浸式场景中提升实操技能,有效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生动的教学方式、沉浸式的实训操作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一进入实训室,就像身临其境站在卢舍那大佛面前一样。”该校2022级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学生赵佳义表示,通过上手操作仪器和实地观察,能够帮助她更好地理解老师讲的知识并实践应用。

  “我们结合行业发展的需求建设石窟寺文物修复实训室,可以满足学生们对石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一些基本操作实训。”杨刚亮表示,后期还会围绕文物修复、虚拟仿真、复原展示等专业领域,对实训室进行二次开发和深入应用。(完)

【编辑:曹淼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山东各地重点项目紧锣密鼓开工 抢机遇冲刺“开门红”

术前,医生对患者的供区和受区进行详尽检查,充分了解血管情况。术中除了普通的缝合,还将游离皮瓣与创面小于1mm的血管进行管腔下吻合。

美国华盛顿州中学生代表团访北大 与丁宁切磋乒乓球

看完比赛,在杭城city walk一下也挺浪漫。夜幕下,奥体中心场馆披上光影新衣,烟雨的绢白、莲花的润青交相辉映,用科技点染东方古韵,让游人宛若在画中徜徉。这个集美学、光学、建筑于一身的“亚运网红”,是宁波永麒科技交出的漂亮答卷。

第四届中国—东盟友好合作主题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举办

该篇文章在选题上选择了大家所关注的并且不太了解的疾病“血癌”白血病作为科普内容,具有很好的普及效应;在内容上,包含了病因、需要重视的症状、如何诊断、治疗、护理,全面详尽;写法上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很好地实现了内容输出。

文明的坐标丨体量最大玉龙现身“玉龙故乡”

应该看到,当前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特别是青年就业压力较大。今年以来,青年失业率持续走高,6月份,16岁至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21.3%,较上月上升0.5%。青年是稳就业的重要群体,青年就业更需多方关切。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这充分表明稳就业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重大意义。应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抓住稳就业关键点,打通堵点,解决难点,促进充分就业。

中方:希望地区国家坚守亚太合作正道,不要充当北约亚太化“急先锋”

报道称,肯内特·米歇尔在2018年被诊断出患有“渐冻症”。肯内特·米歇尔的家人在他的社交媒体上发布声明,透露他于2月24日离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